December 18, 2006 12:29 AM
看到这样的日程,我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失落,一连休息6天,的确是让人很艳羡的事情,然而,唯独2006年12月18日没有任何安排,着实失败。不说这让人扫兴的话题!
最近拜读了一些史学的著作,觉得历史似乎没有那么让人乏味,甚至在不同史集中的出入上加以推敲斟酌还充满了趣味,那每个历史人物经你自己的分析,不再是冷冰冰的千年僵尸,居然变得鲜活起来,你也可以学着小约翰•克里斯朵夫独自取乐的样子规定,这是桥,那是路,旁边是水的规则,让主人公按照你自己设想的轨迹去运行,当然,结局是无法改变的,所以就用殊途同归自我安慰,忽然想起,"结果是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过程",看来是对的,当然,在一旁观看而自清的感觉更妙!至于对于自己,这结果之后对过程的诠释却并没有那么轻松自在,至少,每每我获得结果的时候,才想起想别人解释当初自己行为的动机,至于当时真这么想否,自己尚且不明,更何况别人,自然随便他人解读了。从这方面来讲,结果又占据了上方。你也重要,他也重要,这样就没的比较,也就不存在什么重不重要了,不过,为了维护先哲的理论,我也只好牺牲下自己了。
今天似乎是某个朋友的生日,哦,不对,已然午夜,已然生日过后,还好自己是在0:00之前发的信息,也不算后知后觉。忽然想起2002年的那个9月,忽然有人给我电话,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,大致内容是,完了吧,再也不是十几岁了吧?我才忽然想起,那天是我的生日。其实,从小到大就没怎么过过生日,我的记性不好,总忘,家人总忘,再加上独自在外面生活了很久,生日的理念早就淡忘,从另一方面来讲,母亲的受难似乎也并不该很庆祝。可是,这可恨的家伙的一席话的打击远远超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,他让我意识到,原来真的不能再像孩子一样逃避烦恼,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了。可我总是不甘心,这所谓的青春就这么过去了许多,这20岁的生日也真的像譬如第一次离家生活、第一次参加工作抑或领结婚证一般成了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想想20年的积累也该有点成果了,于是,多了些收敛和思考,少了些青涩。骤然的转变似乎没什么可能,但我想,在自己的思想中积累了很多,仍没有超脱境界可能就是因为欠缺一个导火索吧,就仿佛过冷水需要冰核才能冻结一般,这个触发事件是必不可少的。那么,这样说来,我还是应该感谢这个损友的,虽然我后来仍然像个孩子,也喜欢唱《就叫我孩子》,也虽然,我曾经咒骂过好一阵这个家伙。成长是个过程,最终的结果就是入土,从无到有,又从有到无,起点和终点似乎形成一条闭合的曲线,既然闭合,结果等于没有,因此这所谓过程的轨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,毕竟,你没有选择。无奈!?我没有,这么没追求的事,我没兴趣。不知道你怎么想?